计数
古代汉字计数用语如下表所示:
| 计数用语 | 代表数量 | 大写 |
|---|---|---|
| 一 | 壹 | |
| 二 | 贰 | |
| 三 | 叁 | |
| 四 | 肆 | |
| 五 | 伍 | |
| 六 | 陆 | |
| 七 | 柒 | |
| 八 | 捌 | |
| 九 | 玖 | |
| 十 | 拾 | |
| 廿(niàn) | ||
| 卅(sà) | ||
| 卌(xì) | ||
| 圩(xū) | ||
| 圆(yuán) | ||
| 进(jìn) | ||
| 枯(kū) | ||
| 枠(huà) | ||
| 百 | 佰 | |
| 皕(bì) | ||
| 千 | 仟 | |
| 万 | 万 | |
| 亿 | ||
| 兆 | ||
| 京 | ||
| 垓 | ||
| 秭 | ||
| 穰 | ||
| 沟 | ||
| 涧 | ||
| 正 | ||
| 载 |
-
大写数字:大写数字的出现是古代为了防止帐本等被涂改,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方式发明出来的,以在涉及金额时取代数字的书写。
-
个十百千万,数量级都相差为 ;但是对于万以后的计数,则有三种进制表示:
《五经算术》:按黄帝为法,数有十等。及其用也,乃有三焉。十等者,谓「亿,兆京、垓、姊、穰、沟、涧、正、载」也。三等者,谓「上、中、下」也。下数者,十十变之。若言十万曰亿,十亿曰兆,十兆曰京也。中数者,万万变之。若言万万曰亿,万亿曰兆,万兆曰京也。上数者,数穷则变。若言万万曰亿,亿亿曰兆,兆兆曰京也。从亿至载,终于大衍。下数浅短,计事则不尽,上数宏阔,也不可用,故其传业,唯以中数耳。
-
现今在汉字文化地区,万以后的计数,第二种计数法使用最广泛。除了上表以外,更完整的整数计数如下:
个、十、百、千、万、十万、百万、千万、亿、十亿、百亿、千亿、兆、十兆、百兆、千兆、京、十京、百京、千京、垓、十垓、百垓、千垓、姊、十姊、百姊、千姊、穰、十穰、百穰、千穰、沟、十沟、百沟、千沟、涧、十涧、百涧、千涧、正、十正、百正、千正、载、十载、百载、千载、极、十极、百极、千极、恒河沙、十恒河沙、百恒河沙、千恒河沙、阿僧祗、十阿僧祗、百阿僧祗、千阿僧祗、那由他、十那由他、百那由他、千那由他、不可思议、十不可思议、百不可思议、千不可思议、无量大海、十无量大海、百无量大海、千无量大海、大数、十大数、百大数、千大数。
小数计数如下:
分、厘、毛、系、忽、微、纤、沙、尘、埃、渺、漠、模糊、逡巡、须臾、瞬息、弹指、刹那、六德、虚空、清净、阿赖耶、阿摩罗、涅槃寂静。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